理解自己的文明(15):饰品中的审美与文化|图鉴 [复制链接]

50
 
文博时空 作者 刘鑫
文物摄影|杜广磊
制图|夏文瑾
中国古代首饰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岁月更迭中,一件件精美的饰品映射着不容僭越的礼制约束,体现出生生不息的审美追求,还承载着人们对爱情、成长等深厚感情的理解。
早在四五千年前良渚遗址(距今 5300~4300 年)墓葬中出土的玉饰品多到超乎想象,胸前佩戴弯弯的玉璜,头上还有盖柱形器、三叉形器、冠状器这些饰品,这些玉器也同样代表着主人的权力。
良渚贵族玉器复原图
龙首纹玉管、三叉形器组合
良渚贵族妇女头饰示意图
01
“万国衣冠拜冕旒”
冕,是天子、诸侯、大夫等贵族在重大事件中专用的冠,因此称之为冕冠。冕冠是中国古代贵族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是等级观念、礼制制度的外化,冕冠中的每个饰件,都蕴含着传统的宇宙观、道德观和传统文化的理念
从整体看,冕冠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冕板、冕旒,用笄固发的帽卷(通天冠)、充耳及垂下来的天河带。
唐 《历代帝王图》(局部)晋武帝司马炎 波士顿美术馆藏
其中,冕板又称为“綖”,板形前圆后方,寓意“天圆地方”;前低后高,寓意象征皇帝有谦恭的美德,能倾听民意,关怀天下百姓。旒(liú)是冠前后悬垂的玉串,旒会遮蔽视线,故有告诫皇帝要目不斜视、品行端正、遵守礼制之意。帽卷,也称通天冠,主要用于固发。充耳是系悬在耳孔外的两块玉,因悬挂于两耳边,目的是提醒皇帝身居宫中不可妄听,勿信谗言。天河带是冕板中间横着的一条红带,宋代开始有明确的定制,明代恢复冕冠时取消了天河带。
现藏于山东博物馆的明代九旒冕是我国目前发现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亲王冕冠实物,是研究我国古代服饰、礼制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明 九旒冕 山东博物馆藏
该文物于 1970 年在邹城明鲁王朱檀墓出土。綖板的表面裹有黑漆纱;板前后各垂九旒,旒贯红、白、青、黄、黑五色玉珠,每旒穿九珠,共 162 枚旒珠;板下有一玉衡,衡两端有下垂坠玉石充耳。冠镶金圈、金边,两侧有梅花金穿,贯一金簪,簪长 31 厘米,一端锐,一端钝,钝端呈方形。
从色彩上看,冕旒上的玉珠颜色与“正色”相配,即黄、青、赤、白、黑。古人认为五行与五色相呼应:土为黄、木为青、金为白、火为赤、水为黑,此五种色被称为“正色”。
此外,冕冠上的旒数依据身份的不同也有严格的礼制要求。《后汉书·舆服志下》明确记载:“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以其绶采色为组缨。三公诸侯七旒,青玉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这意味着天子的冕冠为十二旒,之后根据身份的高低依次递减
后来旒渐渐只限于皇帝,于是“冕旒”则成了皇帝的象征。唐代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一句用衣冠指文武百官,用冕旒指皇帝,“万国衣冠拜冕旒”标志大唐鼎盛的气象,突出大唐帝国的威仪,表现场面的宏伟庄严和帝王的尊贵。
02
“云鬓花颜金步摇”
中国古代女子发饰种类繁多,有笄、簪、钗、步摇等。这些发饰装点于女子的云鬓之上,更显其容貌娇艳动人。
清 胡锡珪《梳妆仕女图》苏州博物馆藏
其中,笄是这些发饰的的鼻祖。早期的笄,材料多为石、骨、竹、木等,样式粗陋,工艺简单。商周时期,青铜笄开始出现。从周代起,女子年满15周岁之时,就会行“笄礼”,是女子的成人礼,意味着女子已经成年可以成婚。笄礼由家里的女性长辈为年满十五岁的女孩子盘发带簪行笄礼,方式柔美、典雅
秦汉时期,人们在笄头上盛加纹饰,簪正式取代了笄。簪主要是古代女性插鬓的首饰,簪的头部有雕刻或者编织而成的花草鸟兽等纹样,尾部成细针形,便于插戴。
明代 金凤簪 湖北省博物馆
凤簪是常见款式,形制大都为扬尾振翅、足踏祥云的凤凰造型。《明会典》中关于亲王妃冠服,有“金凤一对,口衔珠结”之记载,为礼仪用物。簪头为镂空单立凤,凤立于镂空祥云之上。
明代 金累丝蜂蝶赶菊花篮簪 浙江省博物馆藏
该文物 1956 年于浙江临海县王士琦墓出土。金簪为花篮状,造型生动,制作精巧。簪首制作,是先用素边丝掐出各个小件的轮廓:一朵灵芝,三茎菊花,一蜂,一蝶,一花盆;然后用做成小卷草的花丝在轮廓里平填。薄金片和细金条做成枝、叶及花篮提梁,再攒焊成型,菊花花心用“吸珠”法做出点点花蕊。金簪之钩花布叶运金丝如运笔,花丝纤若毫发而平填得工致精细,纹样的繁而不乱,一丝一缕皆清清爽爽,又特别体现出攒焊的工夫及累丝工艺所能达到的活泼与轻盈。
人们将两股簪子交叉相组便合成了。钗的形制由钗头、钗股构成。钗头的造型极为丰富,大多带有祥瑞寓意的纹样。钗是才子佳人之间寄情于物的象征。古代男女离别之际,女子们往往会将心爱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与爱人,一半自己留下,以期盼他日相逢。白居易《长恨歌》中“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一句书写着发钗见证下的爱情。
唐代 镶绿松石金凤钗 青海省博物馆藏
镶绿松石金凤钗于 1982 年在青海都兰热水血渭一号墓出土。这款钗头饰以立凤为主体,凤鸟回首翘尾,造型生动。细金粟环绕边框,钗脚圆管中空。凤鸟站立一支钗脚,另一支从胸前伸出。凤鸟前腿根部有一金环。全身镶嵌深绿和天蓝色绿松石,形状各异,简约而精致。人工的打磨将天然绿松石的深沉与柔和放大到极限。
步摇是在簪、钗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首饰,其制法是先以金银丝编成枝,再往上缀满珠宝花饰,并有五彩珠玉垂下,使用时插于发际。因为行走时随着脚步的移动,那些垂挂着的饰物便会不停的摇动,固而称为“步摇”。唐代诗人张仲素在《?宫中乐》?中以“翠匣开寒镜,?珠钗挂步摇”一句描绘了宫中女子佩戴步摇的情景。?
唐 《簪花仕女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周昉所绘的《簪花仕女图》是探究唐代仕女头饰细节与风格发展的重要资料。画中六位仕女蛾眉晕染,云髻高束,头戴鲜花、金钗、银簪、步摇等饰物,婀娜多姿。
03
“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
梳篦(bì),又称栉,也是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齿稀的称“梳”,齿密的称“篦”,梳理头发用梳,清除发垢用篦,用骨、木、竹、角、象牙等制成。梳篦是古时人手必备之物,尤其妇女,几乎梳不离身,便形成插梳风气。
“丛梳百叶髻,金蹙重台屦”(元稹《梦游春七十韵》), “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元稹《恨妆成》),唐代女子发间插梳极为流行。宋代亦如此,苏轼在《于潜女》自注中说:“于潜妇女皆插大银栉,长尺许,谓之蓬沓。”陆游也在《入蜀记》中提到,蜀地未嫁的女子“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
唐 张萱《捣练图》局部
唐 张萱《捣练图》局部
唐《宫乐图》局部
玉梳背 新石器时代
玉梳背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征,常见于级别较高的大墓中,这件玉梳背出土于良渚反山 16 号墓,是已知玉梳背中最大的一件。
梳背上的神人兽面纹采用镂雕手法,并用阴线加以装饰。中间上部为神人形象,重圈眼、蒜状鼻,和玉琮上的神人形象一致;下面是兽面纹,两只眼睛镂雕,周围饰有阴线充当眼睑,兽面两侧是两个相向的侧面神人纹。玉梳背将纹饰和形体巧妙结合,反映了良渚玉器高超的制琢技艺。
玉梳背的纹饰镂空部分制作复杂,先用锥钻连续钻孔,然后用皮条一类的软锯粘解玉砂(古代琢制玉器用的矿砂)进行镂空,将孔与孔中间镂通,最后打磨而成,比一般玉礼器更费工时,体现出良渚先民高超的制玉工艺。
鎏金铜梳 唐
描金骨梳 宋金时期
嵌宝金梳 明
制作梳篦的主要材料为毛竹、木材、兽骨等,从开料到成品,一把木梳需经过 28 道工序,而一把篦箕则有 72 道半工序之多,其中极为讲究的雕、描、烫、刻、磨等工序需经传统工艺制作方法方能完成。相传制篦祖师爷陈七子是七十三岁死的。俗话说:“七十三,鬼来缠”,人们认为这个数字不吉利,所以改称篦箕为七十二道工序。
春秋时期,陈七子为吏,因罪入狱。因狱中生活条件极差,陈七子头上生满虱子,奇痒无比。一次,陈七子被狱卒用毛竹板痛揍后,发现毛竹板裂成了一条条篦片。陈七子将其整理扎压后,用其清除头上的灰垢和虱子,这就是最初的篦箕。后来每年农历 2 月 18 日和 9 月 28 日,梳篦业都要举行仪式,祭祀祖师,以祈求自己生意兴隆。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从常州穿城而过,当时运河两岸的整街满巷都是篦梳作坊,故有木梳街、篦箕巷之称,极其兴盛。
04
“穿耳贯珠,盖古尚也 ”
耳饰是佩戴于耳朵之上的物品,从远古时期开始,人们便知道用耳饰美化自己。从耳饰分类上来说,主要有玦、瑱、耳珰、耳环、耳坠、耳钳等。
玦是耳饰的一种,在原始社会最为多见,在冶金艺术产生前,多以玉石为之,尤其蒙古人喜爱佩戴。主要特征为形似环、有缺口,既可以直接穿过耳孔,也可以将缺口夹于耳部,或用绳子穿系于耳部,戴法多种多样。
玦 新石器时代小南山文化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瑱是先秦时期的产物,玉质的瑱又名“珥”或“充耳”,起初用于充塞耳孔,在汉晋两代最为流行。瑱既可直接垂于耳上,也可系于簪首,早年是男子冕冠上的佩戴之物,后来成为宫廷上层女性朝服的必配之物,称为“簪珥”,在宫廷大肆流行。先秦至汉魏流行“男戴充耳,女戴簪珥”,佩戴后头部晃动可以时刻敲打耳朵,提醒人们注意自身言行。在九旒冕中,我们可以看到充耳的原貌。
耳珰,指的是嵌入耳垂的饰物。起源于新石器时期,兴盛于汉魏六朝时期,之后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耳珰的材质以玉石和琉璃质居多,佩戴起来俏丽动人。晋傅玄《有女篇·艳歌行》中的“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便是汉朝非常美丽多见的琉璃耳珰。为我们所熟知的《孔雀东南飞》中“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一句也描述了女子佩戴琉璃耳珰的美丽场景。珰的造型有收腰圆筒形、钉头形状和穿系珠珥型三类,一些中空的耳珰中心孔径达3厘米以上,让人瞠目结舌。
安徽凌家滩出土的玉耳珰  新石器时代
安徽凌家滩出土的玉喇叭饰 新石器时代
耳坠指带有下垂饰物的耳饰,多为玛瑙、绿松石、琉璃、玉石等串联而成。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仁宗后坐像》中,皇后和侍女均戴长串竖直排列的珍珠耳坠,可定名为“排环”。
宋 《宋仁宗后坐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辽金元时期的耳坠喜欢以不同材质相搭配,如银叶镶琥珀耳坠、金架嵌绿松石耳坠、珍珠琥珀耳坠等。这件摩羯形耳坠于 2003 年在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摩竭身形卷曲,双翅舒展,尾巴上翘,口衔金花。颈部、尾部及花球上镶嵌绿松石,全身錾刻细密纹饰。
辽代 摩竭形金耳坠
受到游牧文化的影响,辽代的配饰常见动物纹,较复杂和成熟的几何纹也大多以动物为原型。其中,摩竭纹尤为特别。摩竭纹流行于唐代中后期至宋金时代,摩竭为印度古老传说中的水中神兽,后被佛教吸收,指称水中鱼王,其原型为鳄鱼。有学者指出,这类印度图像伴随佛教传入中国,其在中国的反映通常在时间上会滞后数十年。但摩竭作为佛护法兽,并未被汉人采用,或许因为中国本土龙形强大,所以摒弃了这一以鳄首鱼尾为形制的兽纹。
古代耳环亦称为“耳钳”,“一耳三钳”是满族旧俗。据《满族大辞典》记载:“女孩出生后,一耳穿 3 孔,戴 3 钳,称之为‘一耳三钳’”。清朝时,耳钳的材质成了区分女子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达官显贵的女子佩戴金、银、翠、玉的耳钳,而平民的女子只能佩戴铜圈材质的耳钳。在宫廷中,珍珠品级不同是彰显后妃等级地位的重要表现。《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对满族女子所戴配饰有如下规定:皇后“耳饰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一等东珠各二”;皇贵妃“耳饰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二等东珠各二”。
清 孝圣宪皇后朝服像 故宫博物院藏
明世宗孝洁肃皇后像(摹本)
05
“更爱玉佩声琅珰”
佩玉是古代饰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玉器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一种。
《礼记·聘义》记载子贡曾问孔子,为什么君子以玉为贵而以坟茔为贱,孔子回答说并不是坟茔多才低贱,玉器少才珍贵,而是玉代表着君子的品德,即“君子比德于玉”。孔子所著《礼记·聘义》论玉有十一种德性,《管子·水地》论玉有九种德性,荀子著《荀子·德行》论玉有七种德性。虽其论述内容略有差别,但他们都是是将君子的道德与行为比附于玉。这意味着佩玉之人品行举止要以玉为榜,自始至终都怀有高尚的品德。
《礼记·玉藻》曰:“古人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意思是凡是君子都会佩玉,因为佩玉只有在不快不慢有节奏的步伐下才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时刻提醒佩玉的人无论是走路还是坐车,动作和姿势都要温文而雅、不紧不慢,同时因为玉佩撞击发出的声音很远就能听到,以示正人君子的行为是光明磊落的,不会偷听或偷看别人。
在佩玉中,出现过由珩、璜、琚、瑀、冲牙等组合而成的全佩,将数件佩玉用彩组串联悬挂于革带上的组佩,以及闲暇之时随身佩挂用的装饰性玉件。
西周 龙首黄玉璜 孔子博物馆藏
这件龙首黄玉璜于 1959 年在曲阜市八宝山前出土,长 16.6cm,宽 5.3cm,厚度仅 0.35cm。玉璜整体呈黄色,半圆形,扁平且薄。两端镂雕龙首,圆目,鼻上卷,下唇向内卷曲,龙角上雕刻有弦纹,其中一只鼻部略有残缺。器身刻饰勾连云纹,两端有圆形小孔,可以通过穿系丝线与其他玉饰组成完整的组玉佩。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兽面纹玉管串 杭州市余杭博物馆藏
玉管、玉珠器型较小,一般为组玉佩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为良渚文化出土数量最多的玉器种类。这件玉管串的独特之处在于每一个玉管上都刻有兽面纹图案,极具良渚特色。
西周时的贵族会在市上系组玉佩,非常漂亮,有的非常长。原来当时身份地位越高,组玉佩就越长、越复杂,其目的是“节步”。根据地位差异,贵族要按照“接武”、“继武”、“中武”等步伐来行走,地位越高,步子就越小,以体现“君臣尊卑,迟速有节”。由此可见,当时十分推崇“礼制”,使服饰的等级区分系统化,这套礼制也为后世所沿用。
西汉玉组佩
战国 组玉佩
贵族不同的步伐,1 为接武,2 为继武,3 为中武
良渚文化早期女性权贵的玉组饰
水晶组佩 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该组佩为腰佩,由最大的水晶环作为擎领,悬挂4列由白色水晶和紫色水晶珠管穿成的珠串,形制有水晶环、多面体水晶珠、长方形水晶管、圆形紫水晶管、圆形紫水晶珠等,穿缀形式简洁,整体光气硬朗,是齐国水晶组佩的代表作品。这些佩件在齐人那里取代了西周玉璜的地位,而且表面不再做工,没有纹饰,没有柔和的轮廓线,线条简洁,色彩冷峻,整体呈现出一种俊朗的效果。
06
“淑人君子,其带伊丝”
腰带是中国服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注重礼制的古中国,腰带是区分等级地位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服饰美的构成要素。
一类腰带以丝帛制成,古称“大带”,或称“丝绦”。一种丝绦的系法需借助绦钩和绦环,具体做法是将“丝绦”取两个合适部位分别进行对折,对折部分再分别套于绦钩钩首和钩尾并固定,尾端于身体两侧或身后打结固定,整体形成环状,可调节大小,绦环使用方法与绦钩相似。
明 青白玉螭首绦钩 湖北省博物馆藏
这件青白玉螭首绦钩造型取苍龙“教子升天”的题材。玉钩部分雕成龙首形,龙首向后望,龙身呈 S 形与玉钩的柄融为一体,柄上雕有小螭,整个构图大龙占据主体地位,小螭为从属地位,大龙与小螭相望,有一种在教导小螭的感觉。在闲居之时,绦带更为常用,绦钩及绦环用于连接绦带。
革带是一种皮带,通常以生革制成。革带的系法更为便利。在革带顶端的交接之处,一般都缀有一个固定的装置,用时只要相搭即可,不必像丝带那样互相系结。缀在带首的固定装置成钩状,称为“钩”,也称“带钩”。古文献曾记载:春秋时齐国管仲追赶齐桓公,拔箭向齐桓公射去,正好射中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装死躲过了这场灾难。可见春秋时期已有带钩。
战国 孔子博物馆藏
该件兽面纹玉带钩于曲阜市鲁国故城遗址 58 号墓出土,长 8.3cm,宽 6.8cm。玉带钩晶莹温润,呈铲形,局部有褐色泌斑。兽首为钩,以阴线刻出眉、眼、口、鼻、耳和髯,兽身饰卷云纹,兽身抽象化,双尾卷曲位于左右,下端中部饰牛头形兽面纹。背面刻饰勾云纹,圆形钮,钮面饰卷云纹,纹饰精美,工艺精湛,古朴典雅。
战国时期束带佩带钩示意图
明朝官员腰带示意图
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王建墓出土的玉大带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皇帝用过的腰带,是兼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国宝级文物。
五代 玉大带 四川博物院藏
此带由七方銙(kuǎ)、一方?(chá)尾、两节革带(后配)和一对银扣组成,?尾背面所刻铭文记载了玉大带火中幸存的故事。据说有一次王建的寝宫着火,大火过后,楼体变成一堆瓦砾,珍宝化为灰烬。但是这块玉石却依然崭新如故。王建认为这块玉是吉兆,于是命工匠将玉石制作成一条玉带。
历代不同的官品佩带不同的革带,等级十分严明。以带銙为例,带銙的质料、形状、数量、纹饰等不同,着装者的等级也不同,如《新唐书·车服志》记唐代腰带:一至二品用金銙;三至六品用犀角銙;七至九品用银銙。以后又规定不同品级不同的带銙数量。
蹀躞(dié xiè)带是一种兼有实用与装饰价值的腰带。其特点是带有小勾,可以挂载小物品。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方便携带小型武器或生活细软。契丹人的蹀躞带强调收纳功能,可以挂载弓箭、锥子等狩猎用具和生活用具。唐以后还形成了一种制度,无论文武官员,都要系束蹀躞带,腰带上的什物多达7种,名为“蹀躞七事”。如《旧唐书·舆服志》称:“??武官五品以上佩蹀躞七事,七谓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用于雕凿的楔子)、哕厥(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针筒、火石袋等也。”
狩猎纹蹀躞带
07
“凤冠霞帔戴红妆”
霞帔是古代妇女礼服着装时所佩戴的一种装束,它起源于魏晋南北时期的“帔”,到隋唐时期演变为“帔帛”,至宋代之后被称之为“霞帔”,并开始成为女性礼仪服饰的一部分。《宋史·舆服志》所记:“常服,后妃,大袖、生色领,长裙,霞帔、玉坠子。”这里说的常服是国家正式场合所穿着的正式礼服。明清时期霞帔这种装束继续沿用在皇权下的后妃及命妇的日常礼服中。
霞帔的形制是两条狭长的布帛,妇人穿戴时从颈后绕过双肩垂于身前。为了保证霞帔在穿着时不会随意移动,需要在霞帔底部系上一个压脚,使其平整下垂。这样的压脚,名为帔坠。
明 金凤纹帔坠 河南博物馆藏
现藏于河南博物馆的金凤纹帔坠于 1970 年在河南省上蔡县明太祖朱元璋之孙顺阳王墓出土。金凤纹帔坠的外轮廓为扁桃形,似水滴状,中空,两面纹饰相同采用透雕、錾刻、锤鍱、压印等相结合的工艺,较大面积的主题纹饰运用透雕的方法处理,凤凰、祥云、海水纹的局部则细心錾刻,使得画面虚实相间,更加富有层次感,把传说中的凤凰塑造得栩栩如生。
霞帔与帔坠的佩带方式
霞帔坠子的材质主要分为金、银、玉三种,以金质居多,原因是霞帔作为命服规制中的一种,其使用群体是具有命妇身份的女性,这部分群体在首饰佩戴方面有特殊待遇,故其佩戴的霞帔坠子多为金饰。
宋 宋宣祖后坐像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大明律》与《大诰》中有严格的规定,凤冠霞帔在皇室朝廷定制严格,不得僭越。此外,帔坠的材质也依据命妇身份的不同有着严格的礼制要求。《明史?與服志》载:“明代一品至五品命妇的霞帔上饰金帔坠,六品七品饰镀金帔坠、八品九品缀银帔坠”。
但是,高贵的霞帔也曾“飞入寻常百姓家”。明清时期,霞帔在民间女子婚嫁中使用,曾得到过皇室的承诺与默许。清代小说家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状》中提到“择了吉日迎娶,一般的鼓乐彩舆,凤冠霞帔,花烛拜堂,成了好事。”
08
更多精美饰物
现代意义上的钮扣大约在宋代形成,于明代时在服饰上得到普及。明代小说《金瓶梅》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上穿香色潞绸雁衔芦花样对襟袄儿,白绫竖领,妆花眉子,鎏金蜂赶菊钮扣儿??”明代钮扣制作采用的主要材质有金、银、玉、宝石、 琥珀等。
明代 金扣 梁庄王墓出土
梁庄王墓出土的两件金扣为套结式子母扣,子扣和母扣的柄部各有两对孔眼,用以穿线钉衣物。两件金扣一件扣套环呈八角星形,子扣中心饰火纹;另一件扣套环为圆形,子扣中心为扁平圆形,扣襻处有云形装饰。金或金镶宝纽扣多见于明代女子对襟袄子的竖领之上。
明代《綦明夫妇容像》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金极花钏是宋元以来流行的缠钏,所谓缠钏是一种由数道圆环相叠而成的女性腕饰。其在古代可作为定情之物,根据手臂的粗细调节松紧,俗称“缠臂金”。万历《明会典》卷 69《婚礼三·亲王婚礼》中有“金极花钏一双”的记载,是明代皇家婚礼中的纳征礼物。在五代十国《浣月图》、南宋《杂剧打花鼓图》和宋代《搜山图》中都可以看到戴缠钏的妇女。
五代十国 《浣月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杂剧打花鼓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搜山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蒙元时代,无论男女,均戴冠帽,男子“冬帽而夏笠”,各有规制。元末明初学者叶子奇《草木子》载:“帽子系腰,元服也”。又谓:“元代官民皆戴帽,其檐或圆,或前圆后方,或楼子”。帽顶是元明的大帽制度的组成部分,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用玉装饰帽顶。明人沈德符对这种玉帽顶有所描述:“元时除朝会后,玉公贵人俱戴大帽,视其顶之花烊为等人尝见有九龙而一龙正面者则元主所自御也。当时俱西域国手所至贵者值数千金”。他认为,这种玉帽顶可能是西域本地匠人雕琢而成的。
元 仙人瑞兽帽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元代仙人瑞兽帽顶主题纹饰为寿星、荷莲、鹭鸶,寓意长寿。寿星直立,手持一拐杖,衣纹流畅;一只鹭鸶在他旁边回首暸望。此件帽顶的雕刻手法独特,集圆雕、透雕、平雕为一体,并留有明显的管钻痕迹。
元 佚名《元文宗像》
明代书画家徐渭,帽上配玉。
图片 | 杜广磊 夏文瑾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50
举报
畅玩贴单网,666!
感谢分享,学习进步。

2024-9-26 13:31:55     查看全部 举报

畅玩贴单网,666!
感谢大家的陪伴和支持,让我在这个论坛里找到了归属感和价值感。

2024-9-26 13:31:57     查看全部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创意玩法 更多玩法>
玩家测评 加入测评>
统计
本周明星用户
  • admin
    发帖达人
    admin

    每天发N帖,记录在社区成长的点滴

  • 嘉嘉嘉
    火爆写手
    嘉嘉嘉

    敏锐洞察者,产品达人,激情小马达,新晋大神。

  • 彭明
    人文骚客
    彭明

    博古通今,人肉百科全书,文人气息浓郁的本宝宝。

发表主题 回复

加入贴单

贴单,为家庭互联网而生

Copyright 2015-2025 贴单网 陕ICP备2023003579号 All Rights Reserved